1、由于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,基本上可以消除在建筑物各个部位的“热桥”影响,“热桥”指的是在内外墙交界处、构造柱、框架梁、门窗洞等部位,形成的散热的主要渠道,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,对外墙内保温而言,“热桥”是难以避免的,而外墙外保温既可以防止“热桥”部位产生结露,又可以消除“热桥”造成的热损失。热损失减少了,资源的利用率自然就提高了。
2、改善墙体潮湿情况。一般情况下,外墙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,而采用外墙外保温时,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,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,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,故无需设置隔汽层。同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,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,降低了它的含温量,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。
3、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和保持室温稳定 。身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由于室内温差过大可能导致患病,而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,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,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,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,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。
4、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,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,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,已提上议事日程,与外墙内保温相比,采用外墙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,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,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。
5、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。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,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对房子进行装修,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,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。
6、适用范围广。根据全国住房消费者的需要,外墙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北方需冬季保温地区的采暖建筑,也适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热地区的空调建筑。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。
7、保温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,虽然外保温工程每平方米造价比内保温要高一些,但只要技术选择适当,单位面积造价高的并不多,特别是由于外保温比内保温增加了使用面积2%至3%,实际上是使用单位面积造价得到降低,加上有节约能源,改善热环境等一系列好处,综合效益是十分显著的。
8、对建筑物有保护作用,弥补了建筑物缺陷。 在房地产投诉中,墙壁裂缝过多、过大往往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,而且处理起来极为棘手:开发商往往推托责任,说墙皮开裂是正常现象,不属于质量问题。 墙体裂缝往往是外墙内保温项目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。主要是外墙体由于昼夜和季节变化,受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发生胀缩,而内墙保温板基本不受这种室外的影响,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,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板的速度快,当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时,外墙膨胀的速度也高于内保温板,这种反复变化,使内保温板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基础上,裂缝就产生了。据科学实验证明,3米宽的混凝土墙面在20摄氏度的温差变化条件下约发生0.6毫米的形变,这样无疑会逐一拉开所有内保温板缝。因此,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出现裂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。 当然内保温板出现裂缝并非都是正常的,方展和介绍说,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宽约为0.3-0.5毫米,如果商品房交付使用3个月后,每40平方米出现5条裂缝,且长度超过400毫米,那么房屋质量应视为不合格,开发商应注意解决此类问题。